“三減三健”知識科普
健康科普 | 夏季兒童常見疾病,如何有效預防和治療?
夏季是兒童疾病高發(fā)期,其中腹瀉、中暑、感冒最為頻繁,嚴重影響到兒童健康。那么這些疾病有哪些癥狀,又是如何有效的治療和預防呢,快來跟小食一起來看吧!
腹 瀉
在我國兒童病類中,兒童腹瀉是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大兒童常見病,為何會這樣?首先兒童腸道尚未成熟,夏天又習慣過多進食冷飲,本來不多還被稀釋了的胃酸不能有效殺死病菌。另外兒童腸胃中的消化酶比成人分泌得少,容易消化不良導致腹瀉。夏天氣溫高細菌易繁殖。
治療方法
腹瀉按病因可分為感染性腹瀉和非感染性腹瀉兩大類。感染性腹瀉通常是由細菌性腸炎和病毒性腸炎所引發(fā)的;非感染性腹瀉則包括我們平常所說的消化不良導致腹瀉,過敏性腹瀉等。
因此,家長可選用適應癥更廣泛的藥物。在用藥基礎上,家長可再配合一些輔治手段,更有利于病情的快速好轉(zhuǎn)和病后身體的恢復。如少量多次給寶寶服用溫鹽開水和紅糖米湯等。
預防手段
1、注意衛(wèi)生,寶寶的餐具、食物要單獨存放。要有防塵和防蠅設備,內(nèi)室要保持干燥,衛(wèi)生間等濕區(qū)要經(jīng)常性地消毒。
2、對于冷食冷飲一定要有節(jié)控,應少量進食,盡量不要在早晨和晚上進食。
3、空調(diào)溫度不能過低,以27℃-28℃為宜,寶寶房間盡量不開空調(diào),可通過隔壁房間開空調(diào)降溫,另外擺放一臺對著墻面吹的風扇,形成流動的空氣。
中 暑
夏季炎熱,烈日下直接曝曬,容易引起體溫調(diào)節(jié)功能失衡、失控。從而體內(nèi)余熱大量蓄積,即我們通常所說的中暑。兒童由于體質(zhì)很弱,且需在陽光的幫助下吸收鈣質(zhì),更是成為了中暑的忠實“患者”。兒童中暑時癥狀表現(xiàn)為高熱,體溫檢測一般為38℃-39℃左右,嚴重的可高達41℃以上。
治療方法
先將兒童移至陰涼處褪去衣物,同時打開電風扇或空調(diào),以便盡快散熱。
同時,采用一些常規(guī)有效的物理降溫方法,如用濕涼毛巾冷敷兒童頭部,或用溫水擦拭身體,一般都能達到降溫解暑的效果。
待兒童意識清醒后可讓其飲服綠豆湯或淡鹽水等解暑,物理手段不足以降溫解暑時,千萬不能亂服退熱解暑藥,正確的做法應該趕緊將兒童送往醫(yī)院急診。
預防手段
1、合理安排兒童作息時間,保證一定量的午休時間,外出盡量避免在中午和下午兩點前。飲食宜清淡,多喝些綠豆湯和淡鹽開水,每天勤洗澡、擦身。
2、如要帶上寶寶外出活動,一定要帶上防暑工具,如遮陽傘、太陽帽、太陽鏡等,最好不要讓寶寶在太陽下長時曝曬,注意到陰涼處休息。
感 冒
夏季感冒在中醫(yī)上又稱為暑濕感冒,與冬天的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不一樣,暑濕感冒是因為夏季悶熱、濕度較大,又貪涼,比如吃冷飲、吹空調(diào)等導致的。
兒童怕熱,太熱易煩躁不安、易中暑,所以就需要一定的降溫環(huán)境,而此時若降溫不當,敏感脆弱的體質(zhì)就容易患上感冒。
治療方法
因為寶寶還處于發(fā)育階段,用藥的指導原則是能吃藥的不打針,能打針的不輸液,因為輸液有時會產(chǎn)生副作用。所以不妨先給寶寶服用維生素C、板藍根,或者是銀花、連翹、生地等熬制成的湯藥。
預防手段
1、加強身體素質(zhì),多運動,多在媽媽的陪同下做一些游戲。
2、注意室內(nèi)通風、保持干燥,應經(jīng)常在陰涼處休息,但室內(nèi)溫度不可太低。
3、經(jīng)常給寶寶喂些維生素C,每天補充40~100mg,增強抵抗力,少感冒。
寫在最后的話
夏季天氣炎熱,常常會讓小孩感到不適,讓家長感到為難。稍不注意,就會引發(fā)一系列問題。因此家長們在日常生活護理方面,要特別留心。在飲食不宜過食太多生冷食物,要注意個人及家庭衛(wèi)生,為孩子的身體健康創(chuàng)造一個舒適的環(huán)境。
下一篇: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