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三減三健”知識科普
健康科普丨出血熱:導致死亡?大流行?
段洪剛
3月24日,“出血熱導致死亡”的新聞登上了熱搜,很多人擔心出血熱會像新冠肺炎一樣大流行。那么,什么是出血熱呢?會傳染嗎?會大流行嗎?
什么是出血熱?
出血熱不是某一種疾病,而是一大類病毒性疾病的統(tǒng)稱,其共同特征是“3H”癥狀,即高熱、出血和低血壓。我國的出血熱主要是腎綜合征出血熱(HFRS)。
什么是腎綜合征出血熱?
腎綜合征出血熱(HFRS)又稱流行性出血熱,是由漢坦病毒引起的傳染病,主要表現(xiàn)是發(fā)熱、休克、充血出血、急性腎損害和免疫功能紊亂。
在我國嚴重嗎?
嚴重。我國是腎綜合征出血熱疫情最嚴重的國家,流行范圍廣、發(fā)病人數(shù)多、病死率較高。
病因是什么?
病毒。HFRS的病因是漢坦病毒,其為單股負鏈RNA,病毒顆粒多數(shù)圓形或卵圓形,直徑平均120nm。
漢坦病毒抵抗力強嗎?
不強。漢坦病毒抵抗力不強,對酸、酒精、丙酮及苯等較敏感,一般消毒劑就能滅活病毒。56~60℃1小時、紫外線照射(50cm、1小時)等也可滅活病毒。
傳染源是什么?
鼠。尤其是姬鼠屬、家鼠屬等傳染HFRS。人不是主要傳染源。
傳播途徑是什么?
HFRS主要是動物源性傳播。即攜帶病毒的鼠類通過唾液、尿、糞等污染環(huán)境,人類通過呼吸道、消化道攝入或直接接觸感染動物而被傳染。
易感人群有哪些?
普遍易感,但大多是隱性感染,僅僅有少數(shù)人發(fā)病。
臨床表現(xiàn)
該病潛伏期一般2周,起病急,發(fā)病快。3大典型癥狀為發(fā)熱、出血、腎臟損害。
起病急驟,發(fā)熱,常大于39℃;全身酸痛、頭痛和腰痛;顏面、頸部、胸部等皮膚充血潮紅,眼睛結膜和咽部充血;軟腭有出血點,腋下和胸背部皮膚出血;蛋白尿和血尿等。
核酸抗體檢測
病人感染后核蛋白抗體出現(xiàn)最早,可用于早期診斷。在發(fā)熱1~2天即可檢測出IgM抗體,第2~3天即可檢測出IgG抗體。
如何診斷?
HFRS的診斷包括3個方面:
1.臨床特征:包括3種主要表現(xiàn)(發(fā)熱,充血出血,腎損害)和病程的5期經(jīng)過(發(fā)熱期、低血壓休克期、少尿期、多尿期和恢復期)。
2.實驗室檢查:血液濃縮、血小板減少、尿蛋白,檢測出病毒抗原和血清特異性IgM抗體和IgG抗體可確診。
3.流行病學史:疫區(qū)旅居史,居住地有鼠。
如何治療
HFRS治療原則是“三早一就”:早發(fā)現(xiàn)、早診斷、早治療、就近治療。腎綜合征出血熱早期患者,臥床休息、液體療法維持水和電解質(zhì)平衡,利巴韋林抗病毒治療有一定療效。
病好了,還會再感染嗎?
不會。HFRS病后可獲得穩(wěn)定而持久的免疫力。
如何預防?
1.控制傳染源:防鼠、滅鼠、滅蟲。
2.切斷傳染途徑:消毒、做好食品衛(wèi)生,個人衛(wèi)生和防護。
3.保護易感人群:注射疫苗,我國的腎綜合征出血熱疫苗有較好預防效果。
出血熱大流行嗎?
其實,每年都有出血熱病例,都是散發(fā)狀態(tài),其傳播方式限制了其大范圍內(nèi)傳播,并且我國已有出血熱疫苗,出血熱不會大流行。
下一篇: 健康科普丨頸椎病常青睞哪些人?